03/16這天下午上台北,為了一棟神祕的小屋!!!「磯永吉小屋」!!!原本只是看照片與聽聞片段故事,米小編想,不如親自去一趟,來解開這神秘的小屋之謎吧!!!你看,剛進入口處有立了一塊紀念牌。介紹著磯永吉小屋的簡介呢!
這棟小屋是磯永吉博士從事作物栽培、改良與研究之重要場所,
有水稻、浮稻、陸稻、小麥、蕎麥、甘藷、
甘蔗、亞麻、菸草及豆科綠肥作物的種子,
所以不單單只有米種唷 *^__^*
在劉先生的詳細解說下,
才了解到磯永吉小屋87歲了,目前正在修繕階段。
在這棟小屋裡,
發現了研究蓬萊米之父「磯永吉博士」以及蓬萊米之母「末永仁博士」的資料,
還有眾多種要的農具和文件。
米小編們聽得熱血沸騰又感動!
現在先跟著米小編簡單的照片導覽,
大家有機會到台大農藝系去參觀這棟充滿故事的小屋唷!
(或是加入磯永吉小屋FB粉絲頁>>>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SOHOUSE )
磯永吉小屋的門口就有栽種水稻呢!
斑剝的牆壁、生鏽的鐵窗、古老的走廊…滿滿時間走過的痕跡。
老房子跟米一樣,都是值得賞味的物品唷!:)
劉先生很熟練的拉著重重的玻璃門。
剛踏進門,馬上就聽到咿咿呀呀的聲音。
哇~這木地板也太有年紀了!踩下去還有點軟軟的。
老舊的日式木屋、有歷史痕跡的木屋!!!
好像是龍貓電影裡面,皋月與小梅的家呢!
看這軌道和顏色,讓人覺得特別有故事有味道~
劉先生慢慢的跟我們介紹著農具、研究器材等。
每一樣物品都是價值連城的古物唷!
其實今天沒有特別開放,
非常感謝劉先生特別為我們開門,
並帶我們認識讓人感動的磯永吉小屋。
太感謝了啦!!!>D<
這是一台電子式溫、濕度自動記錄器。
在這台機器問世之前,
都是靠人工從溫、濕度計上持續並定時抄寫溫、濕度的變化數值。
所以有了這台機械式記錄器,對研究者有很大的幫助。
這台電子式溫、濕度自動記錄器的原理是:
利用溫、濕度的變化導致感測端(在側邊會放上棉花或金屬或動物毛髮)的變化,
牽動帶有墨水的指針在記錄紙上做記錄。
而記錄紙放置在用發條記時裝置的滾筒上,隨的時間轉動。
濕度偵測後就會自動畫在紙張上囉!
複雜的技術、簡單的儀器,這是前人聰穎的智慧:)
走進旁邊的暗房,這裡是發現小屋歷史的所在地。
就是在這片資料堆裡,
找到了磯永吉教授研究蓬萊米的資料,以及這棟小屋的歷史。
暗房的設計很用心,這是通風管道唷。
既能不讓光線跑進去,又能保持空氣流通。
真的是前人聰穎的智慧哪!!!
辦公室一角
打字機、老檯燈、老書櫃.........
許多的老家具、充滿懷舊的味道!
這是現在很少看到的九宮格玻璃窗呢!
很好看的九宮格抽屜收納櫃,米小編也想要來一組啦。
哈哈哈~
早期版鉛字。來排一組RICE!!!
播放室。
這裡當作藝文空間一定會非常棒,米小編超愛這種空間,
配上咖啡香~看電影或者讀書會一定很棒!♥♥♥
上面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料。
目前還在整理中,因此米小編就沒有爬上去搗亂了啦!
下次再拍給大家看嘿。XD
最近米小編們正在找尋資料櫃,
一進小屋,
就盯著這櫃子。
直到劉先生告訴我們這是「種子櫃」時,整個是用驚呼來形容當下的心情!!!!!!
也太感動人了!
這裡存放了好多好多不同年份、不同品種的種子。
猜猜看米小編看到了什麼???
台中在來一號!!!
台中在來一號!!!
台中在來一號!!!
這是早期剛研究出來的米樣本!!
解決當時全球的糧食危機!!厲害厲害!!
是不是很感動人呢!亓__亓"......(拭淚)
除了稻米還有其他種子。
有水稻、浮稻、陸稻、小麥、蕎麥、甘藷、甘蔗、亞麻......都有喔!
是不是很棒的作物種子博物館呢!
這讓小編想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裡,英國館「種子聖殿」
將種子蒐集起來,並巧妙的展示與收藏概念,
都非常的令人驚喜與興奮呢!!!^O^Y
(關門ing)
真的非常非常地感謝劉先生為我們解說得這麼詳細,
從天亮講到天都黑了~讓您餓肚子了.....(特別放了下一張圖比對,>D<。)
(開門ing)
很榮幸遇到劉先生帶我們了解這棟小屋的故事。
再見啦磯永吉小屋。
--
磯永吉小屋是可愛又美麗的地方!
保存過去、發展未來,
呀~~~不過目前還沒有開放唷!
還在整頓當中。
米賞去的時候,還有很多珍貴的展示品都先收起來保存呢。
還好米賞可以幫大家實況轉播!!!
讓每個人可以先「試閱」一下囉!!!:D
別忘記,磯永吉小屋FB粉絲頁唷!>>>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SOHOUSE
啊!!!
當然還有米賞的FB粉絲頁囉 ^_< >>>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shoprice